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商业部门消防设备、器材配备标准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2:26:26  浏览:882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商业部门消防设备、器材配备标准暂行规定

商业部


商业部门消防设备、器材配备标准暂行规定

1988年7月12日,商业部

第一条 为了加强商业部门(含供销社,下同)的消防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确保人民生命、商品和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列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商业部门建筑结构、经营、储存商品的种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为扑灭初起火灾,所必须配备的标准。
第三条 本规定主要适用于商业部门的通用仓库、营业场所。饮食服务行业、商办工厂(场)及其附属设施的消防设备、器材的配备,可参照执行。
经营、储存鲜活易腐、化学危险品、棉麻、鞭炮等商品的专业公司、商店和仓库,其消防设备、器材的配备,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各类消防设备、器材按附件一、二、三的要求配备。营业场所的附属仓库及其他用房,参照营业场所的标准配备。各地还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消防站。
建有消火栓的仓库和营业场所,供水压力不足的要增添加压设备。
露天储存商品的货场,按常年平均储存吨数,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和消防储水。距库区二百米以内有自然水源,全年达到消防储水要求的,可不再建消防储水设施,但要配置相应的供水设备。
第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营业、储存设施,要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配备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同时,要把先进的消防设施列入基建计划。对现有营业、储存设施也要逐步实现消防现代化。其标准是:
(一)营业面积超过五千平方米的企业和占地面积六万五千平方米以上的仓库,警消人员要配备无线电对讲机。
(二)营业场所和仓库,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安装自动报警或自动喷洒设备。
用电线路都要安装漏电报警器。
第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国家发布新的规定,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委、商业厅(局)、供销社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并报部备案。
附件一 商业部门通用仓库消防设备,器材配备标准
----------------------------------------------------------------
| \ 配备标准 | 灭 火 器 |
| \ |--------------------------------
|仓库总面积 \ | 小 型 | 大 型 |
|--------------------------------------------------------------
| |1个/50平方米 | |
|500平方米以下 | | 自定 |
| |不少于4只 | |
|--------------------------------------------------------------
| |不少于 | |
|500--1000平方米 | | 自定 |
| |1个/50平方米 | |
|--------------------------------------------------------------
| |不少于 | |
|1000--5000平方米 | |1--2个 |
| |1个/100平方米| |
|--------------------------------------------------------------
| |不少于 | |
|5000--10,000平方米| |2--3个 |
| |1个/120平方米| |
|--------------------------------------------------------------
| |不少于 | |
|10,000平方米以上 | |3个以上 |
| |1个/150平方米| |
----------------------------------------------------------------
--------------------------------------------------------------------------
消 防 供 水 |避 雷| |
------------------------------------------------------| |备 注|
消 火 栓 | 加压设备 |消防泵 | 消防储水 |设 备| |
------------------------------------------------------------------------|
| | | | | |
| | 自定 | 自定 | | |
| | | | | |
------------------------------------------------------------------------|
按“规范”要| 压力、流量、| | | 根据储| |
求设置 |不足的要增加 | 1台 | 60吨 |存商品情| |
|压设备 | | |况自定 | |
------------------------------------------------------------------------|
| | | | | |
同 上 | 同 上 |2--3台|120吨以上| 有 | |
| | | | | |
------------------------------------------------------------------------|
| | | | | |
同 上 | 同 上 |2--4台|150吨以上| 有 | |
| | | | | |
------------------------------------------------------------------------|
| | | | | |
同 上 | 同 上 |2--5台|400吨以上| 有 | |
| | | | | |
--------------------------------------------------------------------------
说明:1.容积10公升、容量10公斤以下的为小型灭火器,高于以上标准的为大型灭火器。
2.配有消防车或装有自动喷洒设备的仓库,灭火器和消防泵的数量可减少20%。
3.消防泵的出水量不少于30吨/小时。
4.现有通用仓库的消防储水按此表配备,新建、扩建、改建仓库的消防
储水要求见附件四。
附件二 商业部门营业场所消防设备器材配备标准
----------------------------------------------------------------
| \ 配备标准 | 灭 火 器 |
| \ |--------------------------------
|营业总面积 \ | 小 型 | 大 型 |
|--------------------------------------------------------------
| |1个/50平方米 | |
|500平方米以下 | | 自定 |
| |不少于4只 | |
|--------------------------------------------------------------
| |1个/80平方米 | |
|500--2,000平方米 | |1--2个 |
| |不少于10只 | |
|--------------------------------------------------------------
| | | |
|2,000--5,000平方米|1个/100平方米|2--3个 |
| | | |
|--------------------------------------------------------------
| | | |
|5,000平方米以上 |1个/120平方米|3个以上 |
| | | |
----------------------------------------------------------------
----------------------------------------------------------------------
| |自动报警或 | |
消 火 栓 | 加压设备 | | 备 注 |
| |喷洒设备 | |
--------------------------------------------------------------------|
按“规范”要| 压力、流量达不 | | |
求设置 |到“规范”要求的要 | 自 定 | |
|增添加压设备 | | |
--------------------------------------------------------------------|
| | | |
同 上 | 同 上 | 自 定 | |
| | | |
--------------------------------------------------------------------|
| | |装有自动喷洒设备|
同 上 | 同 上 | 自 定 |的部位可减少灭火|
| | |器。 |
--------------------------------------------------------------------|
| | | |
同 上 | 同 上 | 有 | 同 上 |
| | | |
----------------------------------------------------------------------
说明:县以上(含县)商业、供销社现有的营业场所按此表配备。新建、扩建、
改建的消防供水部分按附件四要求设置。
附件三 基层供销社营业场所消防设备、器材配备标准
----------------------------------------------------------------
| \ 配备标准 | 灭 火 器 |
| \ |--------------------------------
|营业总面积 \ | 小 型 | 大 型 |
|--------------------------------------------------------------
|100平方米以下 |不少于4只 | 自定 |
|--------------------------------------------------------------
| |1个/50平方米 | |
|100--500平方米 | |1--2个 |
| |不少于4只 | |
|--------------------------------------------------------------
| |不少于 | |
|500--1,000平方米 |1个/80平方米 |2--3个 |
| | | |
|--------------------------------------------------------------
| |不少于 | |
|1,000平方米以上 |1个/100平方米|2--3个 |
| | | |
----------------------------------------------------------------
----------------------------------------------------------------------
| | | |
手抬消防泵 | 消防储水 |漏电报警器 | 备 注 |
| | | |
--------------------------------------------------------------------|
自 定 | 自 定 | 有 | |
--------------------------------------------------------------------|
| | | |
自 定 | 自 定 | 有 | |
| | | |
--------------------------------------------------------------------|
| | | |
1 台 | 60吨以上 | 有 | |
| | | |
--------------------------------------------------------------------|
| | | |
2 台 | 120吨以上 | 有 | |
| | | |
----------------------------------------------------------------------
说明:县以下(不含县)基层供销社及商业部门现有的营业场所按此标准配备。
新建、扩建、改建的营业场所其消防储水要求见附件四。
附件四:《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储水的规定
114条: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用水量确定。
一、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在同一时间内的灭火次数应符合表28的要求。
表28 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在同一时间内的灭火次数
------------------------------------------------------------------------------
| |基地面积|附有居住区 |同一时间内| |
| 名称 | | | | 备 注 |
| |(公顷)|人员(万元)|的火灾次数| |
|--------------------------------------------------------------------------|
| | |≤1.5 | 1 |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
| 工 |≤100|>1.5 | 2 |(或堆场)计算,工厂居住区 |
| | | | |各考虑一次 |
|    |----------------------------------------------------------------|
| | | | |按需水量最大的两座建筑物 |
| 厂 |>100| 不 限 | 2 |或(堆场)计算 |
| | | | | |
|--------------------------------------------------------------------------|
|仓 库| | | |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
| |不 限 | 不 限 | 1 | |
|民用建筑| | | |(或堆场)计算 |
------------------------------------------------------------------------------
注:采矿、选矿等工业企业,如各分散基地有单独的消防给水系统时,可分别计算。

二、建筑物的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29的规定。
三、一个单位内有泡沫设备、带架水枪、喷洒设备及其它消防冷却设备时,其消防用水量,应将上述设备所需的全部消防用水量加上本条表29规定的消防用水量的25%,但采用的水量不应小于本条表29规定。
表29 建筑物的室外消防用水量
--------------------------------------------------
| \ \ 建筑物体|
|\ \ \积(米)|
| \ \ 一次灭火用水量 \ |
| \ \ (升/秒) \ |
| \ 建筑物名称 \ \ |
|耐火等级\ \ \|
|------------------------------------------------
| | 厂 | 甲 乙 |
| | | 丙 |
| 一 | 房 | 丁 戊 |
| 、 |--------------------------------------
| 二 | 库 | 甲 乙 |
| | | 丙 |
| 级 | 房 | 丁 戊 |
| |--------------------------------------
| | 民 用 建 筑 |
|------------------------------------------------
| 三 |厂房或| 乙 丙 |
| |库 房| 丁 戊 |
| 级 |--------------------------------------
| | 民 用 建 筑 |
|------------------------------------------------
| 四 | 丁、戊 类 厂 房 或 |
| 级 | 库 房 民 用 建 筑 |
--------------------------------------------------
------------------------------------------------------------------------------
| | | | | |
|1501 |3001 |5001 |20001 | |
≤1500| | | | |>50000|
| | | | | |
|~3000|~5000|~20000|~50000| |
| | | | | |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10 | 15 | 20 | 25 | 30 | 40 |
10 | 10 | 10 | 15 | 15 | 20 |
----------|----------|----------|------------|------------|------------|
15 | 15 | 25 | 25 | -- | -- |
15 | 15 | 25 | 25 | 35 | 45 |
10 | 10 | 10 | 15 | 15 | 20 |
----------|----------|----------|------------|------------|------------|
10 | 15 | 15 | 20 | 25 | 30 |
----------|----------|----------|------------|------------|------------|
15 | 20 | 30 | 40 | 45 | -- |
10 | 10 | 15 | 20 | 25 | 35 |
----------|----------|----------|------------|------------|------------|
10 | 15 | 20 | 25 | 30 | -- |
----------|----------|----------|------------|------------|------------|
10 | 15 | 20 | 25 | -- | -- |
10 | 15 | 20 | 25 | -- | -- |
------------------------------------------------------------------------------
注:(1)消防用水量应按消防需水量的一座建筑物或防火墙间最大的一段计算。成组布置的建筑物应按消防需水量较大的相邻两座计算。
(2)车站和码头的库房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相应耐火等级的丙类库房确定。
119条 当采用消防水池作为消防水源时,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火灾延续时间,居住区、工厂及丁、戊类仓库应按2小时计算;甲、乙、丙类仓库应按3小时计算;易燃、可燃材料的露天、半露天堆场应按6小时计算。
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米。消防水池容量如超过1000立方米,应分设成两个。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合并的水池,应有确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实施。消防水池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小于15米。
注:在能确保连续送水的条件下,计算消防水池容量时,可考虑火灾延续时间内连续补充的水量。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厦门市加强城镇治安联防工作暂行办法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加强城镇治安联防工作暂行办法
厦门市人民政府



为贯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维护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保卫特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福建省群众治安防范组织暂行规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办法

第一条 实行治安联防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群防群治管好城镇社会治安的一种好形式。
第二条 治安联防组织是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由同级公安机关直接指挥的群众性的治安防范组织,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辅助力量。
第三条 凡在我市城镇乡村的全民、集体、私营、外商投资、内联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基建工地、驻厦机构,都必须在做好自防自卫的基础上,参加所在地的治安联防工作。
第四条 治安联防组织实行以块为主,集中统一指挥,在各区(县)、街道、乡、镇由各有关部门领导组成治安联防指挥部,由分管的区(县)长、街道办主任、乡、镇长任指挥,同级公安(分)局长,派出所长、综治办主任任副指挥。其办事机构分别设在同级公安机关,负责统一组
织、管理和协调辖区治安联防工作。
第五条 各街道、乡、镇必须从当地实际需要,建立治安联防队,并可在贸易市场、商业繁华区、车站、码头、公园、风景游览区和旅馆业等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派出联防分队、联防小组并设立执勤点。
各个联防组织均应在当地联防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下,密切配合,组成网络,互相策应,确保一方平安。
第六条 治安联防组织的任务是:
一、向群众开展以防爆、防火、防盗、防治安灾害事故的“四防”安全教育和检查;
二、协助公安机关在指定的区域、路段和执勤点,认真做好巡逻、堵卡、守候、执勤等防范工作;
三、制止、发现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并将违法犯罪人员扭送公安机关处理;
四、保护案件现场和事故现场,维护周围治安秩序,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五、参加抢险救灾,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六、公安机关布置的其他任务。
第七条 治安联防人员在执勤时必须佩戴公安机关发给的统一标志。对下列情形进行盘查和检查:(一)携带和运送可疑物品的;(二)以拣拾、买卖物品为名走街串巷、行为鬼崇的;(三)深夜游荡街道,行迹可疑的;(四)有身带匕首、三棱刀等管制刀具、枪支弹药可疑的;(五
)其他形迹可疑需要盘查的。
第八条 对有下列行为的人员,治安联防人员有权扭送公安机关审查处理:(一)携带来路不明物品的;(二)破坏公共设施和公私财物的;(三)行凶斗殴、伤害他人的;(四)盗窃、抢劫、抢夺公私财物和强奸、调戏侮辱妇女的;(五)赌博、卖淫嫖娼、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
六)无证行医、算命卜卦等欺骗群众钱财的;(七)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和重大犯罪嫌疑的。
第九条 治安联防人员没有逮捕、拘押、审讯传讯和决定治安处罚的权利,在执勤时可携带防身器械,但不得使用枪支和警具警械,对查获的赃款赃物、凶器、违禁品、群众拾交物品等,必须如数上交公安机关处理,不准截留或挪作他用。
第十条 治安联防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工作纪律:
一、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依法秉公办事;
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忠于职守,提高警惕;
三、执勤时要佩戴执勤标志,文明礼貌,虚心接受群众监督;
四、不准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准贪赃枉法、包庇坏人;不准白吃白占,侵犯群众利益;不准打人、骂人、体罚;不准贪污受贿,隐瞒虚报;不准泄露机密。
第十一条 治安联防组织应建立以下制度:(一)日考勤、月考核评比制度;(二)交接班和检查制度;(三)每周一次法律、政策、纪律和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四)每月工作汇报、登记制度;(五)赃款赃物、拣交物品登记上缴制度;(六)奖罚制度。
第十二条 对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制止违法犯罪活动中作出显著成绩的治安联防队和人员,由当地政府或公安机关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三条 治安联防人员无故缺勤、失职、违反纪律者,视情节由街道、乡、镇联防指挥部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扣除工资、辞退或其它行政处分,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治安联防人员可采取单位选派和聘用两种方法,由单位选派的治安联防人员一般每年轮换一次,被聘用的治安联防人员应与聘用联防指挥部签订聘用合同,不论选派和聘用的治安联防人员都必须坚持条件,经街道、乡、镇联防指挥部审批,方可使用。
治安联防人员的条件是:遵纪守法,作风正派,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热爱治安保卫工作,具有初中毕业或相当初中文化程度,年龄一般不超过五十周岁。雇用外地人员必须凭居民身份证审核,严格把关。
第十五条 凡在我市城镇乡村的全民、集体、私营、外商投资、内联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基建工地、驻厦机构,都应根据员工人数(含临时工)按比例抽调人员参加所在辖区的治安联防组织,其中:
一百人至二百人的,抽调一人;
二百人至四百人的,抽调二人;
四百人以上的抽调三人;
确实无法抽调人员的,应按抽调人数每人月缴代聘费250元;
一百人以下的按员工人数每人月缴代聘费一元,员工人数不足五人的每人月缴代聘费五元。
此办法实施后,原有收取的治安联防费停止执行。
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科研单位以及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不必缴纳代聘费,个别经营亏损一年以上的企业,可向所在联防指挥部申请减、免,但都必须做好自防自卫工作。
第十七条 由各单位抽调的治安联防人员,其工资、奖金、劳保福利等待遇不变,在巡逻值勤中所需的夜餐费和节假日加班费,均由原单位支付。聘用的联防人员,其工资、奖金及夜餐费由各联防指挥部支付。
第十八条 各单位所支付的代聘费在自有资金中纳入成本开支;各联防指挥部收取代聘费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票据,并如数上交区(县)联防指挥部,设立财政专用户头,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管理,专款专用,平衡调剂,不准挪作他用,并将收支情况每半年向辖区联防单位
公布,接受监督,同时接受财政、审计、物价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十九条 治安联防费开支范围包括:治安联防人员的工资、奖金、夜餐、误餐补贴、防暑降温、医药保健,因工致伤生活补助,有功人员的奖励以及巡逻值勤所需的照明用具,雨具、御寒防暑必需品的购置,联防队的办公、宣传、交通、水电等费用。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厦门市公安局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1992年10月21日

市人民政府印发《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的通知

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遵义市人民政府文件
遵府发〔1997〕37号



市人民政府印发《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已经1999年11月29日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备案规范化、制度化,规范行政管理,促进依法行政,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为实施行政管理,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和发布的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办法、规定等文件的总称。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上报备案的规范性文件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

第五条 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六条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应遵循及时、有错必纠的原则。
第二章 制 定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
市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提出本部门下一年度需提请市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通盘考虑、综合平衡,氦定规范性文件制定年度计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动。如遇特殊情况,经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同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作相应调整。

第十条 列入计划的规范性文件,由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起草。起草单位主管领导应亲自参与,并组织起草小组或指定专人负责。涉及几个部门的,由市政府指定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组成起草小组承担起草任务。重要的规规范性文件,由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起草。

第十一条 起草规范性文件遵循下列要求:

(一)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做好协调工作;

(二)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三)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和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

(五)用条文表述,每条可分为款、项、目,款不冠以数字,项和目冠以数字,条文较多的可以分章;

(六)文体规范,用语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文字简炼。

第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起草工作完成后,由起草部门用正式文件上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上报规范性文件草案,应附起草说明,内容包括制定的目的、依据、起草过程、对具体条款和有关事项的说明及其他部门的不同意见等,并附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文件。

第十三条 报市人民政府审定的规范性文件草案,由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审查、协调和修改,并提出审查意见。

第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在审查规范性文件草案时,认为草案文本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可退回原起草单位修改或者重新起草,或者要求补有关依据和材料。

第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查规范性文件草案时,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协调部门、单位之间的分歧,经协调后意见仍不一致的,提请市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六条 规范性文件草案经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查修改后,提交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审定。

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规范性文件草案时,起草部门负责人应到会作起草说明,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应到会作审查说明。

第十七条 规范性文件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以政府令形式发布施行。



第三章 备 案

第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帛发的规定性文件应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报市人民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处理工作。

第二十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于发布后十五日内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几个部门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由主办部门上报备案。

第二十一条 备案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审查其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相抵触,是否违法设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规定集资、收费、片收财物,违法设定义务等。

第二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在审查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过程中,认为需要征求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县级人民政府意见的,被征求的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复。

第二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工作中如发现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相抵触,违法设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规定集资、收费、征收财物,以违法设定其他义务,规范性文件之间矛盾的,应当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反映。

第二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发现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相抵触,违法设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规定集资、收费、征收财物,违法设定其他义务的应视情况通知其改正、责令自行废止或报请市人民政府予以撤销。

第二十五条 对不报送或不按时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的单位,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通知其限期报送 拒不报送的,由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提请市人民政府通报批评或对其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章 分 则

第二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县、区(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